逸聞趣事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毛澤東文學院>逸聞趣事

吳奔星老先生軼事

來源:   時間 : 2015-03-13

 

分享到:

  2004年4月20日吳奔星老先生走了,就像燭炬最終熬盡僅有的一點發(fā)熱發(fā)光的能源,不在意料之外;由于耄耋老人,因病魔的摧殘并與之打拼已好幾個年頭了。但噩耗傳來,文藝界仍是一片悲痛。而此時,關于吳奔星老先生其人其事,也一一浮現(xiàn)在了他的親人、同事、朋友和學生們的眼前。

  1986年春天,南師大唐紀如先生的《敵乎友乎,豈無公論?——重評徐懋庸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致魯迅信》,在《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這一年第一期發(fā)表,引起了吳奔星的關注。

  一天,吳奔星通過洪橋約周正章去他家里談論這篇文章。他先問周正章的觀點,周說不敢茍同。于是,吳奔星說:“唐紀如這篇文章的觀點,我是不贊同的。但我不便寫文章,因為唐紀如是我學生。老周,你既然也不贊同,那這篇文章就由你來寫。”周正章說:“恐怕寫不好,這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大問題,涉及的資料與紛爭太多太復雜。”吳奔星說:“這是關系到魯迅的一件大事,文章出在江蘇,應該由江蘇的同志出來爭鳴。我了解你,你的文章大多注意充分占有資料。你下點功夫,能寫好,寫好拿來給我看看。”沒有教訓,只有啟示。由于吳奔星的鼓勵,周正章只得勉力為之。于是,他花費了二十多天的業(yè)余時間,挑燈夜戰(zhàn),寫成了三萬字的長文。

  周正章寫好后,吳奔星看了覺得滿意,并說這是一篇很好的駁論。但認為原標題不夠好,幾經(jīng)推敲,結果由吳奔星一錘定音為:“是乎非乎,豈容顛倒?——評唐紀如同志的〈敵乎友乎,豈無公論?〉》。他還解釋說,“本來就是‘是與非’,為什么還把‘是非’說成‘敵我’呢?這樣好,鮮明。”考較題目的對仗與工整,并與爭鳴對方觀點對照起來,這是吳奔星創(chuàng)作舊體詩的習慣。把這個文字技巧,運用到這里,確給拙作增色不少。

  吳奔星主持每年的江蘇魯研會,都有可圈可點之處。1982年秋在南師大禮堂召開,吳奔星在主席臺首先開講,他說:“現(xiàn)在客人還未到,由我先講,邊講邊等。我的題目是‘試論魯迅的前期與后期’。……”他還沒有說上十來分鐘,匡亞明與陶白作為江蘇魯研會的顧問已前來赴會。吳奔星發(fā)現(xiàn)后,即刻打?。?ldquo;現(xiàn)在我就說到這里,下面請匡亞明同志和陶白同志分別給大家講話,請鼓掌!”

  雖然會議還有機會,但他把自己的論題早就拋到腦后,不再提起,盡可能讓更多的同志發(fā)言??墒堑搅藖砟辏瑓潜夹怯种鞒謺h的開場白時,誰都忘記了他那中斷的論題,可他仍興致勃勃舊話重提:“去年我說魯迅的前期與后期,說到哪里了?”全場哄堂大笑!但吳奔星不笑,他依然認真地講了起來……

  最使人難忘的是,1986年秋天在南京武定門附近開的江蘇省魯研會年會。當時因在《青海湖》雜志上發(fā)表《論魯迅的創(chuàng)作生涯》而被全國不少報刊批評得“聲名狼藉”的邢孔榮,吳奔星動議請他來南京參加會議。會前,吳奔星還與邢孔榮單獨談過話。使邢頗受觸動,也很感動,惟有江蘇能這么平等地對待他。

  吳奔星的觀點很明確,雖然不贊同邢孔榮的觀點,但并不妨礙他們與邢孔榮交流他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交流不是壞事。那天,唐紀如自動赴會,吳奔星也表示歡迎。會議觀點交鋒的激烈程度,當可想而知。一個人發(fā)言一停,常有十幾個舉手要求發(fā)言,個個爭先恐后。而會議在吳奔星的主持下,并未發(fā)生混亂。

  最后,吳先生總結道:“今天的大會,開得很好。氣氛熱烈而友好!貫徹雙百方針,我的理解就是要提倡百家意識。在座的每一位都是一家,在學術問題上每一家都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利與自由。觀點不同就要開展平等的爭鳴,只有在爭鳴與交流中才能求同存異!今天的會議體現(xiàn)了這個精神!”

  事隔快20年了,拿吳奔星的話,與當時有位大人先生對江蘇邀請邢孔榮赴會也當作一個事件來討伐,作一比較,認識之高低,真有天壤之別。

  籌建南京魯迅紀念館,是吳奔星逢會必講的永恒性話題。吳奔星的意見,是要把南京魯迅紀念館,設在魯迅讀書處——江南水師學堂原址,這座晚清建筑已列為南京文物保護單位,既可以對社會公開開放,又可以作為江蘇魯迅研究的一個基地。甚至誰來當館長,誰來當資料員,他都考慮了。起初,大家都有勁頭,但經(jīng)一次次碰壁,就氣餒了,漸漸地把吳奔星的呼吁當作不諳世事的老年幼稚話來對待了。報告照向上送,但誰也不再抱任何希望。而吳奔星癡心不改,逢會必說,年年必講,一直呼吁到他年事已高,不擔任會長當榮譽會長不參加理事會為止。

  是啊,吳奔星老先生的那份執(zhí)著與純情,那份韌性與堅強,那份不屈不撓的信念與追求,讓我們感動。吳奔星老先生滾熱的語言:“如果繼續(xù)活下去,詩與文還將寫下去,心路歷程是不會終止的。有生之年,都是寫作之日,一息尚存,不說再見。”始終在我們的耳際回響。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