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詞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閱讀>古體詩詞

韻病十戒

來源:   時間 : 2016-07-14

 

分享到:

    韻病十戒
    病名
    病癥
    病例
    1
    失韻
    炸韻、砸韻。韻腳分屬不同韻部。
    清風撫蕊暗香,皓月凝眸玉帶。
    若即若離篳筍語,似悲似喜瑟琴
    高山流水仙居遠,空谷回聲影幻。
    遙看天邊浮翳少,卻聞銀漢雨汾。
    ——網(wǎng)摘習作《流瀑》
    2
    出韻
    落韻、嫌韻。韻腳插入另一韻部?!臼拙溧忢嵆狻?/div>
    漫道千山萬水攔,時逢三五盼團。
    一輪冰鏡高天掛,不照紅顏偏弄寒。
    —田牧擬作《元宵客思》
    3
    湊韻
    趁韻、掛韻。選用韻部中一個與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連貫、不關聯(lián)的字湊成韻腳。
    月明秋靜入朱樓,素手調(diào)弦理怨。
    輕掩軒窗尤自賦,無眠心事惹人羞。
    ——網(wǎng)摘習作《題圖》
    粉墨登場容顏,輕歌曼舞賣風騷。
    口稱異國紅藝人,非男非女實人妖。
    ——網(wǎng)摘習作《觀人妖表演》
    4
    倒韻
    顛倒單詞押韻,具變義逆常二弊。
    人被千山萬水攔,雖逢三五怕圓
    晴光如雪來何處,天上冰輪直射寒。
    ——田牧擬作《元宵鄉(xiāng)思》
    5
    重韻
    同字押韻。
    哥鏟黃泥妹定根,芭蕉共種一條
    芭蕉結子果挨果,哥妹連情心貼。
    ——網(wǎng)摘戲作《村哥和村妹》
    6
    復韻
    同韻同義字押韻。
    誰撕雪帕散奇,蝶舞雙雙戲落。
    笑看年華流水去,且觀唱晚弄西斜。
    ——網(wǎng)摘習作《感梨花》
    7
    啞韻
    閉口音押韻。
    學詩先自句中,萬紫千紅碎錦。
    師古師心師造化,莫辭吟席度朝晡。
    ——田牧擬作《學詩》
    8
    僻韻
    生僻字押韻。
    欲化九霄龍虎,原何卻是西山。
    竟教爾雅名聲起,博得云晴開螮。
    ——田牧擬作《豹文鼠》
    9
    擠韻
    犯韻、冒韻、大韻。聯(lián)字與韻腳同韻?!韭?lián)綿詞除外】
    之處草茸茸,峭壁攢千萬重。
    他日期君何處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網(wǎng)摘習作《寄友》
    活韻
    10
    撞韻
    踩韻、贅韻。白腳與韻腳同韻。
    山林烏啼月痕移,云卷風疏竹影低。
    清淚絲絲夢中,泉聲夜落小樓西。
    ——網(wǎng)摘習作《夜吟》
    同音共律
    連韻
    合音。鄰聯(lián)韻腳同音。
    新年草色遠萋萋,久客將歸失路。
    暮雨不知溳口處,春風只到穆陵西。
    孤城盡日空花落,三戶無人自鳥啼。君在江南相憶否,門前五柳幾枝低。
    ——劉長卿《使次安陸寄友人》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
    ——杜甫《堂成》
    四聲遞用
    粘韻
    連音。各聯(lián)韻腳同音。
    雙英對決晴連雨,三黨分爭角與。
    島北沖天藍噴薄,溪南連野綠交。
    鹡鸰遠見西山唳,精衛(wèi)迭憐東海。
    和樂何時唱棠棣,隨春燕子競還。
    ——田牧《臺海雜感十三》
    術語
    【音韻】簡稱音,漢字字音中聲母、韻母、聲調(diào)三要素的總稱。
    【倒文】指古代詩文中為求協(xié)韻或句法變化而倒置文字的現(xiàn)象。但不能改變詞義,不可影響理解。
    【詞序】詞在詞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如果詞序不同,意義不同,就不可隨意顛倒。
    【倒韻】為求押韻而顛倒詞序并產(chǎn)生異義的現(xiàn)象。
    【鄰韻】韻音相近者。而非韻部排列相鄰者。
    【同韻】韻母相同者。不論韻部、聲調(diào)相同與否。
    【同音】聲母、韻母、聲調(diào)均相同者。
    【白句】律詩中不押韻的句子,即奇句。
    【白腳】白句之尾字。
    【韻句】律詩中押韻的句子,即偶句。
    【韻腳】韻句之尾字。
    【活韻】①韻句的句讀重心不在韻腳上。②盡量用開口度大的音押韻:如“晚煙寒”爽口,而“晚煙殘”拗口。
    【死韻】①韻句的句讀重心落在韻腳上。
    【開口音】發(fā)音時,口形是張著的音。開口音:a、e、o及其打頭的韻母。聲音響亮。
    【閉口音】發(fā)音時,口形是閉著的音。閉口音:i、u及其打頭的韻母。聲音低沉。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凡詩,押啞韻而能響者,其人必貴;押險韻而能穩(wěn)者,其人必安。”
    【聲母開口度】發(fā)音部位自前向后加大:雙唇音(b、p、m)<唇齒音(f)<舌尖前音(z、 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如:寒(hán)>殘(cán)。
    【調(diào)值】調(diào)值是聲調(diào)的實際讀法,即聲調(diào)的高低升降曲直長短的變化形式和幅度,可以用五度標記法的數(shù)值表示出來的。調(diào)值只表示相對音高,不表示絕對音高。由于各人的聲帶的厚薄、長短、粗細的不同,因而說同一個音節(jié),絕對音高是千差萬別的,但相對的高低升降是比較一致的。普通話有四種基本的調(diào)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習慣上稱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也稱四聲。其調(diào)值用五度標記法可以分別標記為55、35、214、51。
    【音長】音長是指聲音的長短,發(fā)音時間長的叫舒音,發(fā)音時間短的叫促音。現(xiàn)漢語中一般不用音長作為主要的區(qū)別意義的手段,被認為是一種羨余成分,但音長作為發(fā)音中的一個自然屬性,經(jīng)常以伴隨性的特征出現(xiàn),比如重讀音節(jié)以音強作為主要特征,音強較強,音長也比較長,而輕聲音節(jié)音強較弱,音長也比較短。例如:“不辨東西”中“西”的發(fā)音較長,而“不是東西”中“西”的發(fā)音較短。上聲的音長較長,去聲的音長較短。古代漢語中的“入聲字”是促音,構成古代詩歌音樂性的重要成分。
    【聯(lián)綿詞】又稱連綿詞,是復音的單純詞,兩個音節(jié)連綴成義而不能拆開。通常分為四種,如:伶俐、鴛鴦是“雙聲詞“,駱駝、崚嶒是“疊韻詞”(內(nèi)含蒼茫、逍遙等“同部詞”),孜孜、燕燕是“疊字詞”、胭脂、蜈蚣是“異音詞”。前三者是狹義的聯(lián)綿詞,加強了漢語的音樂性。廣義的聯(lián)綿詞則是“兩字相續(xù),或以其形,或以其事,或以其聲、或以其韻”相綴成義。
    【同音共律】指“連韻”和“粘韻”。連韻常見,粘韻罕見,是病非病,見仁見智。
    【四聲遞用】是指“平上去入”四聲輪替使用。實際要求兩點:一指腳解,即四個白腳“上去入三聲俱全”,二指聯(lián)解,即四個聯(lián)句“上去入三聲俱全”;兩者備具,方為上佳。
    活韻解法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七絕·初春小雨》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只隔數(shù)重。 春風又綠江南,明月何時我還。
    ——王安石《七絕·泊船瓜洲》
    新年草色遠萋萋,久客將歸失路蹊。暮雨不知溳口處,春風只到穆陵西。
    孤城盡日空花落,三戶無人自鳥啼。君在江南相憶否,門前五柳枝低。
    ——劉長卿《七律·使次安陸寄友人》
    詩聯(lián)
    單解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去入○○去入,○○去上○○。○○去入○○入,入○○入去○。
    暫息飛烏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
    去入○○○去上,○○去去○○?!稹?strong style="word-wrap: break-word">入上○○入,上上○○上○。
    ——杜甫《七律·堂成》
    聯(lián)腳雙解
    新年草色遠萋萋,久客將歸失路。暮雨不知溳口處,春風只到穆陵西
    ○○上入上○,入○○入去○。去上去○○上,○○上去○○。
    孤城盡日空花落,三戶無人自鳥啼。君在江南相憶否,門前五柳幾枝低。
    ○○去入○○,○去○○去○。○○○○,○○上上○○。
    ——劉長卿《七律·使次安陸寄友人》
    雙英對決晴連雨,三黨分爭角與。島北沖天藍噴薄,溪南連野綠交。
    ○○去入○○,○○○入上○。入上○○○去入,○○○去入○○。
    鹡鸰遠見西山唳,精衛(wèi)迭憐東海。和樂何時唱棠棣,隨春燕子競還
    ○○上去○○,○去○○上○?!?/font>○○○去,○○去去○○。
    ——田牧《七律·臺海雜感十三》
     
    病名
    病案
    診斷
    失韻
    清風撫蕊暗香,皓月凝眸玉帶
    若即若離篳筍語,似悲似喜瑟琴。
    高山流水仙居遠,空谷回聲影幻。
    遙看天邊浮翳少,卻聞銀漢雨紛。
    ——網(wǎng)摘習作《流瀑》
    五個韻字分屬三個韻部。陳、真:上平十一真韻;嗔、深:下平十二侵韻:上平十二文:汾。
    出韻
    漫道千山萬水攔,時逢三五盼團。
    一輪冰鏡高天掛,不照紅顏偏弄寒。
    ——田牧擬作《元宵客思》
    攔、寒,屬上平十四寒;圓,屬下平一先??捎?ldquo;欒”歸韻。
    湊韻
    月明秋靜入朱樓,素手調(diào)弦理怨
    輕掩軒窗尤自賦,無眠心事惹人羞。
    ——網(wǎng)摘習作《題圖》
    “怨由”,生造詞。可用“不勝愁”收韻。
    粉墨登場容顏,輕歌曼舞賣風騷。
    口稱異國紅藝人,非男非女實人妖。
    ——網(wǎng)摘習作《觀人妖表演》
    “悄”字湊韻??质?ldquo;俏”之鍵誤。另外,第三句出律。
    倒韻
    人被千山萬水攔,雖逢三五怕圓。
    晴光如雪來何處,天上冰輪直射寒。
    ——田牧擬作《元宵鄉(xiāng)思》
    “團圓”倒成“圓團”,不合常習,且改變意義為“青團之類食物”。可用“團欒”收韻。
    重韻
    哥鏟黃泥妹定根,芭蕉共種一條
    芭蕉結子果挨果,哥妹連情心貼。
    網(wǎng)摘戲作《村哥和村妹》
    兩個“心”字重復押韻。可以“芭蕉共種有多深?”收韻。
    復韻
    誰撕雪帕散奇,蝶舞雙雙戲落
    笑看年華流水去,且觀唱晚弄西斜。
    ——網(wǎng)摘習作《感梨花》
    “葩、花”同義同韻。
    啞韻
    學詩先自句中,萬紫千紅碎錦
    師古師心師造化,莫辭吟席度朝晡。
    ——田牧擬作《學詩》
    “摹、鋪、晡”均屬上平七虞,三個韻字的聲母m 、p、b都是雙唇音,韻母u是閉口音,其音低沉,缺少悠揚之美。
    僻韻
    欲化九霄龍虎,原何卻是西山。
    竟教爾雅名聲起,博得云晴開螮。
    ——田牧擬作《豹文鼠》
    “翀、鼨、蝀”均屬上平一東韻,甚為生僻,影響閱讀。
    擠韻
    之處草茸茸,峭壁攢千萬重。
    他日期君何處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網(wǎng)摘習作《寄友》
    用上平二冬韻。“逢”“峰”“重”三字擠在一聯(lián)之中。
    撞韻
    山林烏啼月痕移,云卷風疏竹影低。
    清淚絲絲夢中,泉聲夜落小樓西。
    ——網(wǎng)摘習作《夜吟》
    “洗”與“西”同韻。
     
    《唐詩三百首》同音共律詩例

    一、“生、聲”同音隔韻——未解: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去上去○○,○○去○。去○○去入,入去去○○。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上去○○去,○○去上○。去○○去入,去去○○。
    ——杜甫《月夜憶舍弟》

    二、“(物)華、花”同音隔韻——未解:
    林臥愁春盡,搴帷見物。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去○○去,○○去入○。入○○上,○入○○。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發(fā)。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稹鹑?/font>上去,○去○○。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三、“疏、書”同音鄰韻——未解
    西向輪臺萬里馀,也知鄉(xiāng)信日應。隴山鸚鵡能言語,為報家人數(shù)寄
    ○去○○去上○,上○○去入○○。上○○上○○上,去去○○去去○。
    ——岑參《赴北庭度隴思家》
    四、“城、程”同音鄰韻,“生、聲”同音隔韻——聯(lián)解:
    云開遠見漢陽,猶是孤帆一日。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
    ○○上去去○○,○去○○入○。上入去○○去去,○○去上入○○。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
    ○○○○○入,去○○去。去入上○○去去,去○○去上○○。
    ——盧綸《晚次鄂州》
    五、“驚、旌”同音隔韻,“營、纓”同紐隔韻——聯(lián)解:
    燕臺一去客心,笳鼓喧喧漢將。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
    ○○入去入○○,○○○去去○。去上○○○入,○○上入去○○。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
    ○○○上○○,上去○○去去○。去上○○○去,○○入上○○。
    ——祖詠《望薊門》
    六、“菲、飛”同音鄰韻——聯(lián)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
    上入○○去上○,○○上去○○。○○○入○○去,○去○去入○。
    ——韓愈《游城南晚春》
    七、王維《山居秋暝》中“流、留”同音隔韻——腳解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
    ○○○上去,○去上○○?!鹑搿稹?/font>,○○入去○。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
    ○○去○去去○○。○去○○,○○去上○。
    杜詩擠韻撞韻詩例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