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石光明 時間 : 2021-05-06
分享到:
春色里,去探訪國歌的搖籃。我們來到田漢故居。
田漢是中國現代戲劇的主要奠基人,早期革命音樂和電影事業(yè)的優(yōu)秀領導者,是現代文化界的一座高峰。他畢生筆耕不輟,留下了100多部劇作、2000多首詩詞和歌詞,比他的偶像——歐洲近代現實主義戲劇創(chuàng)始人易卜生還要多。論作品之豐,影響之巨,縱觀中國現代文化史,超過他的人不多。但最讓人們記住的,是他創(chuàng)作的國歌。
進入田漢文化園,走在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踏著歲月起伏的音階,與前輩先賢同行。田漢故居位于長沙縣果園鎮(zhèn)田漢村,過去叫田家塅,田漢在這里出生并生活到10歲。故居在文化園深處,是座典型的江南民居,土磚砌筑,磚木結構,前后兩進,白墻青瓦,兩側是雜屋,門前有池塘,小橋流水相連,綠樹修篁掩映?,F在的故居是在原址上修復的。
田漢9歲時,父親逝世,家道從此敗落,便隨母親寄居遠房親戚的房舍,生活貧寒。田漢的母親是位偉大的女性,她獨自撫育三個年幼的兒子,白天幫傭選絲,晚上給田漢兄弟說戲文,如鳥哺雛,是田漢戲劇上的啟蒙老師。在田漢藝術中心展館的一幅油畫前,我久久駐足。畫面是一個冬夜,火塘屋里,爐火熊熊,田漢三兄弟圍爐向火,聆聽母親說戲。一百多年前的場景,至今還溫暖著時光。
長沙文化傳統(tǒng)悠久,湘劇、花鼓戲、湘昆、影子戲盛行,凡寺觀會館、大村小鎮(zhèn)都少不了戲臺,人們稱之為“戲窩子”。田漢五六歲時,常騎在叔叔們肩頭去十幾里外追戲。田漢回憶:“影子戲是我接觸戲劇的起點。”1910年,11歲的田漢離開鄉(xiāng)下,到長沙城里入新學堂,更方便了接觸戲劇。13歲時他就借鑒傳統(tǒng)折子戲《三娘教子》,寫出了戲劇習作《新教子》,講述一個辛亥之役烈士之妻教育幼子發(fā)奮報國的故事,還被當時《長沙日報》登載。2016年,田漢18歲,在舅父資助下留學日本,立下了做“中國未來的易卜生”的理想,發(fā)愿獻身戲劇事業(yè)。
意外地看到了徐特立的照片,還有百年前修業(yè)學校校門的老照片。原來,田漢的成長,還與徐特立分不開。過去只知道,徐特立是毛澤東的老師。這次方了解,他還是田漢的恩師。辛亥革命那一年,田漢考取長沙修業(yè)學校,徐特立是校董兼教員。第二年,徐特立創(chuàng)辦長沙縣師范學校,擔任校長,田漢也考入該校本科第一班學習。
田漢家貧,喜愛讀書卻買不起書,徐特立便把自己的購書折給他用。田漢沒蚊帳,晚上只得捂在被子里睡,徐特立又幫他買了一床蚊帳。田漢曾與喜好詩文的同學做打油詩,把校長和幾位老師名字嵌入詩中,貼在自修室玻璃窗上,其中兩位老先生,認為是侮辱師長,非常生氣,要求校長嚴加訓斥。徐特立的處理,放在今天都堪稱典范。他一面對田漢等同學進行尊師教育,一面鼓勵他們用才華寫作有意義的詩文。在他教育引導下,田漢認真辦《窗戶報》,大膽議論時政,抒發(fā)救國愛民之情。徐特立不但是熱心讀者,還經常在自己主辦的《教育周刊》上選登其中一些好的詩文。師恩如春暉,田漢感念了一輩子,師生之間的故事也傳頌了百年。1947年,田漢寫了長詩《懋師七十大壽詩》為恩師賀壽,讀者無不感念到田漢對恩師的無比敬意和深厚情誼。
田漢文化園的建筑基調為青灰色。除古戲臺為純木結構仿古建筑,田漢藝術中心、田漢藝術學院、國歌廣場、田漢銅像廣場,還有戲劇藝術街等主要建筑,都是小青磚砌筑。青灰色本是我國一種常見的色彩,有古風古意,如歷史深處的顯影;有地氣地韻,是泥土沙石的底色。青色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顏色,在古文化中富有生命的含義。在我眼里,這青灰色還有著特殊含義。它不僅具有設計者想要表達的含蓄、謙遜和穩(wěn)定的視覺感,更象征了田漢生活、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國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象征著堅強、希望、質樸和莊重。
湖湘大地自古以來就張揚著不屈的血性。司馬遷《史記》就記載著楚地民謠:“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二千多年后,曠世奇才楊度更慷慨豪言,壯懷激烈:“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讓每個湖南人都血脈僨張。這種血性,始終在這片土地下奔涌,肥沃著這片田野。青灰色的冷峻下,是血色的熱烈。
田漢在上海寫作《義勇軍進行曲》歌詞時,已目睹了東北淪陷,偽滿洲國粉墨登場,經歷過“淞滬抗戰(zhàn)”,神州大地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災難深重,正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他肯定想起了恩師徐特立在辛亥革命前,斷指血書的激昂慷慨;想起了譚嗣同獄中題壁“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薄云大義;想起了左宗棠收復新疆,抬棺入疆的悲壯情懷。這份湖南人血性的基因譜系,如火山熔巖,燃燒著他周身每一根神經,奔涌向筆尖。正是這種底色底蘊,給了田漢寫作無盡的底氣勇氣。
肅穆的國歌廣場上,又一隊人群集合,雄壯的國歌再次響起。我遠遠肅立著,先是傾聽,繼而和唱。忽然覺得,這歌聲不是唱出來的,是吼出來的。當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華兒女已經忍無可忍,退無可退,只有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把我們的血肉,筑起我們新的長城。是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今天,中華民族不僅站起來了,富起來了,而且強起來了。我仿佛聽到,蒼穹有黃鐘大呂之聲: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實現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依然會有坎坷荊棘,有漩渦暗礁,同樣需要安不忘危,仍然需要萬眾一心,起來!起來!前進!前進!
離開田漢文化園很遠了,車行進在翠綠盎然的廣袤田野。我的耳邊,國歌還在回響。仿佛覺得,自己融成了國歌聲中的一個音符,和著時代的旋律,跳躍,前行。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