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wǎng) 時間 : 2023-09-08
分享到:
作者簡介:
默風,原名魏銀龍,新疆阿克蘇人。新疆作家協(xié)會理事,魯迅文學院學員。作品散見《詩刊》《星星》《詩歌月刊》等刊物。為《狂野森林》《深海歷險》《逃離魔幻際》等兒童文學作品繪制了插畫。著有詩集《悠長的憂郁》,散文集《像時光一樣柔軟》等。
內(nèi)容簡介:
詩集《大片的向日葵》收錄了著名詩人默風從2012—2023年百余首詩歌力作。在詩集中,默風從村莊到山川風物,從文化到絲路福地,從風情到雪域高原,以切身感受和獨特視角道述了地域之戀,融入了人生感悟、哲理思考,成為有機的鮮活存在和獨特體驗。同時,默風還有意識地將日常的愛恨情仇,納入到欲望、潛意識或夢境之中,“存在于我的存在之外”,對其進行關照和剖示,在時間軸上細膩、真誠的訴說。
名家點評:
絲綢之路、自然風光、歷史遺跡在默風的詩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生命有機融合在一起,成為美妙的鮮活存在和獨特體驗,有著深入骨髓的尖銳感、穿透力。
——彭學明 著名學者、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聯(lián)部主任
默風的詩,硬朗,開闊,蒼涼,深情。地域、游歷和日常,是這部詩集中交互并置的主題,也帶來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在南疆的蒼涼和燦爛、多民族語境和絲路歷史回音中,為其注入一縷明亮的詩性之光——他用耐心和勇氣構(gòu)建自己的“心靈地理學”,同時又像“言之寺”里的信徒,虔誠聆聽大漠啟示錄。
——沈葦 浙江傳媒學院教授、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默風詩中的沙漠、星空、遺址、河流、雪山、村莊、植物……以獨特視角對其構(gòu)建和展示,不斷廓開心境邊界,直抵現(xiàn)實與夢的安寧的精神路徑。
——謝宗玉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毛澤東文學院管理處主任
默風的詩歌具有西域獨特的風味,這也給他的詩歌增加了厚重感,那些厚重隨處沉浮,很值得一讀。
——梁曉明 中國先鋒詩歌代表詩人
“山在那里,于是有了攀登的欲望”。我相信,是天山、戈壁、雪域、草原成就了默風這些雄渾的詩篇。他是詩人,更是一個音域?qū)拸V的歌者。
——李不嫁 著名學者、詩人
他從他的應許之地——南疆找到了一個堅實與可靠的支點,并終于凝聚出一縷屬于“默風”的看。
——泉子 《詩建設》主編、杭州市作協(xié)副主席
部分詩歌節(jié)選:
大片的向日葵
再沒有這廣闊的金黃了
在荒地農(nóng)場,成片成片的向日葵
像被施了魔法一樣
盡情地綻放。真相是:如果抽去它的
金黃,就是灰白的光暈
就是死去的太陽
這情景,春天有過,夏天有過
仿佛地球上所有的光照
都集聚在這里,謊言般地充滿喜悅
成為大自然的美學部分
抽象的,傾斜的
不確定的,深淵的……
這使我深信:它們有無限次輪回
消逝,只是一種行為藝術
風語
折疊野性。一年四季的風
吹來吹去,從西到東,從北到南
無處遁形。有時,從體內(nèi)取出一小片孤獨的愛
也會被風快速風干
那虛無的真,像完成了自我救贖
在塔克拉瑪干,你向低處走去
風在變軟。你在一抹夕陽里駐足,風也駐足
此刻,點燃一支煙
那溫暖金黃的光亮,會讓空白的大腦
閃出一串詞綴:恒古河流、前世鳥鳴、錚錚骸骨
作為一個行吟者,這些年
他早已習慣奔波和抹黑趕路,在沉寂邊緣
和風語之間穿行
萬物在窺視。一粒沙的裂變,或一陣風的醞釀
都是在制造孤獨的分泌物
這沒有什么不好
面對三十三萬平方公里土地沉睡的風
他是風暴中心,亦是最平靜的部分
永不會被黑暗吞沒
停歇格爾木
一次次,穿越荒漠
一次次,潛入時間的附屬地,跟著夢
成為深淵
在格爾木,我第一次
領略到時間的虛無
和純粹的白。于3000米海拔
這種樸素緩慢的過程,孤獨而透明
有時,是無來由的
有時,是在另一種分解中
有時,需要卸下包袱
不斷補充或交割,用無數(shù)紛揚的雪花
構(gòu)造事實
一半,立于天地
一半,立于虛空
一只死去的蝴蝶
那只散落在路邊死去的
蝴蝶,多像我——
它瘦小,卑微,絢麗。被一陣風刮起
又落下,多像這些年
走來的我。而道路兩旁
草木簇擁,葉脈漸深,陳述著
一種修辭學:萬物輪回。那不是死亡
那是新生
是無數(shù)骨頭
拋之于自由之外的瘋長
世界因此而赤裸
我因此從一只蝴蝶,找到色的余韻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