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wǎng)時刻 時間 : 2023-10-07
分享到:
但使湖湘勇士在,不教倭寇度雪峰。
雪峰山,不屈之山,英雄之山。
不可一世的日本軍隊,黃河長江天險,也未能阻止其侵略的步伐,但在雪峰山面前,終于停止了前進的步伐,低下了他驕橫的頭顱。
雪峰山,成為了名震環(huán)宇的“落日之山”。
它有壯士的氣魄,將軍的雄風(fēng)。
雪峰之子,將軍蔡鍔,長劍一揮,推翻三千年帝制,振臂一呼,討袁護國再造共和。
慎終追遠,上溯五百多年,有明一朝的開國功臣藍玉,就出生于城步丹口,雪峰山的基因,成就了他馳騁疆場,一生戰(zhàn)功。
他堪稱雪峰之子,武魁之星,一代戰(zhàn)將。這位一生征戰(zhàn)了近三萬里鐵血壯士,即便是漢代開疆拓土,南征北戰(zhàn)的大將霍去病,其鐵血征程,在藍玉面前,也稍遜風(fēng)騷。史料記載,藍玉最遠的征戰(zhàn)直抵西藏拉薩。
當(dāng)我登上鼓樓,縱目遠眺,層層疊疊的雪峰山巒,如浪如濤,莽莽蒼蒼碧海翠湖,天嶺相融。撥開歷史的煙云,回到古樓茶園,眼前呈現(xiàn)的是,滿園春色,一園桂香。古樓河蜿蜒而至,如練如風(fēng),在水的滋潤下,青山嫵媚,村落恬靜,雞鳴狗吠的聲音,悠遠而散淡,昭示著祥和安定。
借徐徐天風(fēng),我們一眾人在鼓樓倚欄享受,俯瞰茶園,層層梯垅,雖是中秋,茶樹芬芳,綠茵如水。丹桂開得正烈,芬香如醇。
有朋友要擂鼓祈福,說是一祈平安,二祈健康,三祈長壽。
于是便擂鼓三通,居高聲遠,那鼓聲居然在山谷回蕩,彌久不散。
這鼓聲是否祈福,要待以后的驗證。對我而言,卻頗啟人心智,我不由地一想,此地名古樓鎮(zhèn),古樓村,莫不就是鼓樓的諧音?
晨起沿古樓河散步,見有“古樓驛”字樣,便知此地為官家的招待所。舊時驛站的設(shè)立,多從軍事,公務(wù)傳遞,接待考慮。此處是湘黔古道的經(jīng)處,水陸交通的便利,可想見當(dāng)時的繁華。
如若是烽火歲月,鼓樓即可登高遠望,傳遞信息,也可擂鼓助陣,以壯軍威。
眼前的鼓樓,不正坐實了歷史的真實?也為藍玉行軍在此駐扎提供了證據(jù)。
遙想當(dāng)年,意氣風(fēng)發(fā)的藍玉將軍,金戈鐵馬,平定云南后,班師回朝,沿滇黔湘古道,一路東進。這一日,大軍行至雪峰山腹地的古樓驛,見天色已晚,便號令三軍扎營休息。
見是朝廷大軍到來,當(dāng)?shù)毓诺罒崮c的百姓為藍玉將軍獻上了好茶好飯。
近鄉(xiāng)情濃,藍玉興致盎然享受鄉(xiāng)親們美食佳肴,大塊朵頤之后,把盞品茗,這一品不打緊,藍玉連連叫好,直呼好茶。
得山水之天賜,古樓久有種茶制茶的歷史,自漢以來,代代相傳,薪火不熄。今得藍玉的嘉獎,如虎添翼。更有甚者,藍玉回京之后,給明太祖獻上雪峰古樓茶,竟深得朱元璋首肯,詔為貢茶,于是名聲日隆。
歷史的深處,已淹沒了多少古道前塵,但雪峰山腹地洞口古樓的嘉木茶人,卻一代代繼往開來,把這一片片樹葉,鍛造成財富與文化。
古樓茶莊,莊主肖冬紅,是邵陽女豪杰中鳳舞周天的人物。她總那樣神彩奕奕,渾身充滿永動的能量。
古樓茶莊,曾經(jīng)是瀕臨倒閉的一家場茶,已近不惑之年的肖冬紅,卻敢于接過這個燙手的山芋,她要讓春山不倒,御園永年。
放眼整個古樓,祖祖輩輩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賴以生存主要特色就是茶葉。真可謂“摘一葉而綠天下,畢一役而活生民”。
清明前后,春山厚土,是古樓土地上最繁忙的季節(jié),漫山遍野,人潮涌動,春茶收獲的季節(jié),古樓茶莊成了這片土地財富匯聚的場所,一枝一葉,寄托成千上萬人的希望。這希望中,不僅僅是脫貧,還深藏永久擺脫貧窮的愿望。
春茶采摘,集中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為保證有收盡收,既不誤時,也不誤制。肖冬紅用千萬元采購一臺從烘干到成品的全智能制茶機,僅一人手機上掌控,就可以完成全部工序,而且保證了制作整體質(zhì)量。
當(dāng)我們沿著寬敞明亮,氣勢恢宏的制作車間,參觀智能機器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感嘆現(xiàn)代科技對傳統(tǒng)工藝的改變時,無不驚嘆這山溝溝藏龍臥虎,改天換地。
堅持一村一品,一地一業(yè),這是最為保險的鞏固脫貧的長效機制。洞口縣支持古樓茶業(yè)做大做強的措施,讓我看到長遠謀劃的眼光。
是夜,仲秋寒意來襲,我們圍桌而品茗。茶藝師用雪峰古樓紅茶綠茶,將軍紅等多種茶品款待。
我對茶道缺少研究,但在云游四海中,也多少長了點見識,記得那年在武夷山茶研所品茗,茶師將一二泡均倒掉,便覺有些可惜,忍不住問道,何以如此?那茶師不緊不慢說,第三泡方是最佳狀態(tài)。但我飲茶師遞上的第三泡,雖回甘生香,但覺得稍微的清淡,茶味不足。
想起往事,我便問古樓茶藝師,你這綠茶是幾泡了?答曰,五泡了,一般的綠茶,五泡后便清淡寡味了,雪峰古樓綠茶可以十泡。果然,我飲杯中五泡的綠茶,較之武夷山三泡的綠茶,仍甘清厚醇,品之生香。
突地又想起白天在古樓茶園看到的老茶樹,雖虬龍盤枝,云霧天水的滌蕩,愈老彌壯,它的青枝綠葉,抵擋住了歲月的侵蝕。這些老茶樹,莫不是當(dāng)年藍玉獻給明太祖的綠葉?五百年,世界已天翻地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那些茶樹,起碼也是貢茶的五代子孫,它基因的密碼,無需破解,它濃烈的味兒,真正是湘茶的血脈,雪峰云霧的正統(tǒng)。
古樓河靜靜的流淌,我在清晨沿河漫步,薄霧輕染,我的思緒也在千垅萬垅的綠野漸漸升騰。
肖冬紅正在著手打造茶旅融合的新型茶園,她知道,在雪峰山,類似這樣的山水風(fēng)光,并不少見。只有因地制宜,以茶園為主調(diào)色,集合多種文化要素,注入時代的特色,方可引來精神流,資金流,游客流。她著力開辟的綠色文化,紅色文化,實踐文化,將成為優(yōu)秀的研學(xué)基地。這是朝陽事業(yè),未來的事業(yè)。
在這個秋日的早晨,在這片土地,我徉徜于充滿生機茶園,一丁點也沒感覺到寒意的逼近,而是感覺春光四溢,春色滿園!
梁瑞郴,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級,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xiàn)任湖南省散文學(xué)會會長,湖南省作協(xié)名譽主席。曾任湖南省作協(xié)專職副主席、秘書長、毛澤東文學(xué)院管理處主任,《文學(xué)風(fēng)》雜志主編。著有報告文學(xué)集《一萬個晝與夜》《毛澤東生辰印記》(合作),散文集《霧谷》《秦時水》《華夏英杰》《歐行散記》等。散文《遠逝的歌聲》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和煤炭部第二屆烏金獎,《霧谷》獲全國副刊優(yōu)秀作品獎等。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